欢迎来到经济合同律师网
您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法规 > >
律师

法律规定网贷借款合同有效吗

法律规定网贷借款合同有效吗? 如果是跟已注册的网络借贷平台签的,能提供当时网贷合同,流水,记录是有效的。 如果是跟个人在网上借款的合同,能提供借款时双方视频,语音信..

15026597100

在线咨询(*仅律师可见)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法律规定网贷借款合同有效吗

来源:上海合同纠纷律师 发布时间:2019-08-02 16:52 热度:


法律规定网贷借款合同有效吗?
如果是跟已注册的网络借贷平台签的,能提供当时网贷合同,流水,记录是有效的。
如果是跟个人在网上借款的合同,能提供借款时双方视频,语音信息,转账流水,有对方身份证照片更好,但是如果以上东西都没有,法院一般是支持不了的!
大家都知道,网贷交易最重要的一个证据——电子合同。因为电子合同不仅有利于投资人事前了解更多的项目信息,也有利于出现问题后进行事后追索,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凭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交易行为逐渐摆脱线下面签的束缚,电子合同广泛应用。
一份有效电子合同需要具备主体明确、不被篡改、签约时间不能更改三个保证。那么,如何保证网贷交易电子合同的真实有效性呢?根据网贷新规第二十二条规定:“各方参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效力。”
所谓电子认证主要指电子签章安全认证,是传统印章的印迹和数字证书相结合的产物,是合法的数字化签章与数字证书绑定的用其私钥进行了数字签名的包含用户身份、签章信息、公钥、有效期等许多相关信息的权威性的电子文件。
二、网贷逾期会移交公安局吗?
不会移交公安局,会被告上法庭。
1、网贷平台主要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类,即:传统P2P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
2、在传统P2P模式中,网贷平台仅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不实质参与到借贷利益链条之中,借贷双方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网贷平台则依靠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维持运营。
3、在我国,由于公民信用体系尚未规范,传统的P2P模式很难保护投资者利益,一旦发生逾期等情况,投资者血本无归。
4、因此,P2P网贷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建议信用贷款方面引入亲朋进行联保,其他贷款方面则引入抵押或质押进行反担保。
5、同时,企业贷款项目引进第三方融资担保公司对项目进行审核和本息担保,并要求其担保规模要与担保方的担保额度相匹配,担保方也要加强自身的风控管理。而网贷平台应加强贷款项目的信息披露。
6、债权转让模式能够更好地连接借款者的资金需求和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主动地批量化开展业务,而不是被动等待各自匹配,从而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展。
7、它与国内互联网发展尚未普及到小微金融的目标客户群体息息相关,几乎所有2012年以来成立的网贷平台都是债权转让模式。
8、因为信用链条的拉长,以及机构与专业放贷人的高度关联性,债权转让的P2P网贷形式受到较多质疑,并被诸多传统P2P机构认为这“并不是P2P,出了风险会影响P2P行业”。
综合上面所说的,合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只要是双方协商好,而且还和法律规定的条款都相符合,那么都是属于合法的,受到法律保护的,因此,在借网贷的时候就要看清楚里面的条款,不合理的条款就千万不要签,所以,不同的合同所给的条款就会不一样。

 


关闭窗口
上一篇:合同在什么情况下不无效
下一篇:上海合同纠纷律师解答要约何时生效

相关阅读

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 2017 年 10 月 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

如何确定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的履行地

确定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的履行地,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具体如下: 有约定的情况:合同对履行地有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合同编的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在现行合同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完善和创新,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保全、变更和转让、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以下...

民法典合同无效的规定

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欺诈、胁迫: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如果合同是在欺诈或胁迫的情况下订立的,且这种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那么合同...

律师微信

手机网站

谭凯律师 咨询电话 15026597100 邮箱 lawyertk@163.com

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500号洲际商务中心15、16层(地铁1、3、4号线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或地铁1号线汉中路1号口)

上海合同纠纷律师 谭凯律师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抄袭 违者必究法律责任 网站地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论文由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即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对于本站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沪ICP备1402829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