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常识 > 法律课堂 > >
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该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25-03-31 11:01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政府行为(征收、征用等)、社会异常事件(战争、罢工等)。在遇到不可抗力时,合同一方应及时履行通知义务,并提供相应的证明,以便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合理确定责任的承担。​
案例:某建筑公司与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建筑公司在一年内完成楼盘建设。施工过程中,当地突发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导致施工现场被淹,部分施工设备损坏,工程进度严重受阻。建筑公司及时通知了开发商,并提供了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以及相关部门关于洪涝灾害情况的证明。​
法律分析:在本案例中,暴雨洪涝灾害属于不可抗力事件。建筑公司因不可抗力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工程建设,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其违约责任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建筑公司及时通知开发商并提供证明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有助于其主张免责。但如果建筑公司在迟延履行合同义务期间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如原本应按时完成的基础工程因自身原因延误,之后遭遇洪涝灾害,那么建筑公司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免除违约责任。​
律师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可以对不可抗力的范围、通知义务、证明责任以及责任免除的程度等进行明确约定,以便在遇到不可抗力事件时能够更加清晰地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受影响的一方要第一时间通知对方,告知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以及可能对合同履行产生的影响,并在合理期限内收集和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政府部门的文件、气象报告、公证文书等。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损失的扩大,如对施工现场进行保护、及时修复受损设备等。如果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或需要变更合同内容,双方应友好协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同的履行方式或期限。​

 

上海律师网丨上海离婚律师咨询丨上海知名离婚律师_在线离婚咨询